网络媒体“走转改”:精准脱贫有新路 绿色发展正当时
2016-05-05 15:34:14 来源:河北日报
A- A+

  深入太行看扶贫,细游唐山看新变。

  4月25日至29日,参加全国网络媒体“走转改”集体采访活动的46家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沿着“阜平—易县—涞水—唐山”一路前行,聚焦我省(河北省)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短短5天时间,80余名记者、编辑到田间地头,入农户家中,采写出一大批“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据统计,各网站共发布原创稿件130余篇、原创图片1200余幅、H5页面10余个、视频直播4个、微博话题3个、专题20余个。其中,央视新闻新浪微博话题“美丽河北进行时”阅读量突破500万,人民网新浪微博话题“河北扶农助农新路子”阅读量突破400万。新华网首次采用无人机航拍,高空俯拍荒山变梯田,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

  共享发展,河北精准扶贫见成效

  “木门灰瓦的门楼,你能想象出它三年前土坯房栅栏门的模样吗?”人民网记者金晨在发布的微博中感慨。

  4月25日至26日,采访团一行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南栗园铺村、大道村和阜平县电商产业园,并慰问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过的贫困群众唐荣斌和唐宗秀。唐荣斌家的土坯房已被修葺成木门灰瓦的徽派建筑,唐宗秀家的房屋整修将于今年6月完工,这得益于我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和金融扶贫政策。今后,两户人家将开设农家院,享受旅游扶贫带来的红利。

  新华视点记者伍岳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可能不太清楚什么是国家政策、顶层设计,但他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很敏感的。采访时,我明显感觉到村民都很有信心,相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4月26日至27日,采访团先后到易县台底村、田岗村、梁各庄现代农业园区,以及涞水县白涧村、松树口村进行采访。

  “在易县扶贫办的帮扶下,台底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请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找到了适合该村发展的苹果产业,租金、股金、薪金新‘三金’的发展方式也很快形成。有了新‘三金’,不仅现在有钱花,将来还能把这份产业留给子孙后代。”千龙网记者秦胜南在消息《河北老乡为啥爱上新“三金”》中这样写道。

  扶贫观念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燕赵大地上演的一个个脱贫故事让记者、编辑们振奋不已。

  田岗村核桃树上刚长出的青核桃、梁各庄现代农业园区的万亩苹果树、白涧村萌萌的长毛兔、松树口村温馨的农家院……在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魏会博的脑海中定格成了一个个画面。他动情地说:“这背后是一个个富民产业正在开花结果,昔日太行山的穷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色发展,打造低碳环保的世界园艺盛会

  4月28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唐山地震博物馆。这是一个收藏陈列地震资料、实物,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防震救灾知识,进行地震科学研究的地震专业陈列馆。次日,他们走进唐山世园会会址,一日南湖游,揽尽世界香。

  他们感受到了唐山的“坚韧之美”。唐山地震博物馆里,那一幅幅黑白照片,展现着震后的景象——楼房东倒西歪,民居化作瓦砾,地震造成的破坏,大大超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宋文的想象。但让他更为震撼的是,唐山人坚韧不拔的抗震精神。在安置好百姓生活和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唐山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从1979年到1986年,完成总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

  如今,唐山迎来了历史上一个重要时刻——唐山世园会于4月29日开幕。在这里,记者、编辑们感受到了唐山的“生态之美”。

  4月29日上午,唐山世园会停车场。大家刚下车,一股花草的香气飘然而至。这是广大建设者在22.6平方公里会址内,累计完成重点项目55个,绿化总面积14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14万株、地被植物120万平方米所达到的生态效果。

  世园会核心会址南湖公园前身本是采煤沉降形成的废弃地,经过多年治理,成为绿树成荫、烟波浩渺的生态公园。金晨表示,唐山世园会是首次在采煤沉降区上举办的世界园艺盛会,充分体现了“时尚园艺、绿色环保、低碳生活、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唐山世园会展示着这座城市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形象。央视网记者郭城进入南湖公园后,东拍拍、西拍拍,根本停不下来。他认为,这座城市正经历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身,体现着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再创辉煌的信心和决心。(记者潘文静赵建)

【责任编辑:纪丽娜】

中共河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0931   冀ICP备20010739号-4   石公网安备13010402001960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