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农业生态环境的“红线”
2017-07-03 10:25:42 来源:长城网
A- A+

  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27日在长沙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6月28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农牧业循环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有力保障了肉蛋奶供给,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柱。由于农村生态环境脆弱,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再加上农民保护环境意识薄弱,因此,全面推进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守好农村生态“红线”的关键一环。

  守护好生态红线须科学规划、源头防治。全面推进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必须加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加快全面治理。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废弃物处理能力,科学确定养殖品种和规模,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和前提,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准的新工程。围绕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畅通还田渠道,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是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路径。

  守护生态红线须扎紧制度的笼子。“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国家层面的“生命线”。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农村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如何抓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城乡居民人居环境,健全体制机制是关键。要严格落实规模养殖环评制度,完善污染监管体系,加强执法检查,切实管住废弃物违法排放。要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努力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农村,是事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的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农村,既需要“面子”,更离不开“里子”,只有表里如一的新农村才叫人欣赏、才宜人居住、才让人向往。新农村生态环境搞好了,新农村才能真正称得上“美丽”,才符合建设新农村的本质和初衷。(杨柳)

【责任编辑:纪丽娜】

中共河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0931   冀ICP备20010739号-4   石公网安备13010402001960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