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就能写游记?揭开网络平台虚假繁荣背后的秘密……
2018-10-30 11:03:23 来源:
A- A+

  最近,一篇质疑某“旅游独角兽企业”的文章在网上刷屏。作者爆料称,通过大数据分析,在该旅游网站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合计抄袭了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该网站总点评数的85%。随后,记者亲测体验网络点评刷单,揭开了一条在线旅游平台点评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涉事网站回应称,平台内容主要是游记、攻略,点评内容数据占比小,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更是微乎其微。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在新闻曝光之初就有业内人士提到,用爬虫或机器采集搬运信息,是很多平台的潜规则。记者暗访体验刷单的调查结果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说法,说明点评造假并非某个平台的个案。

  在整个互联网领域,刷单不是什么新现象,只不过此前大家关注点更多集中在电商刷好评上。近些年,淘宝等平台一直在打击刷单,但围绕刷单的地下灰色产业链依然存在。此次媒体报道显示,一方面刷点评和虚假游记攻略明码标价,比如一个全新账号0.18元,抓取点评3元一条,原创点评4元到5元一条,虚假游记则50元到500元一篇不等;另一方面,提供刷单服务的店铺,明目张胆地活跃在电商平台上,可见产业链已由来已久,高度成熟。

  不管是电商还是在线旅游平台,用户评价都是大众消费的参照依据。点评注水造假,营造出来的商品或服务的虚假满意度,等于挖坑让消费者往里跳。此外,它对点评内容的原创作者和首发平台,也是赤裸裸的侵犯。前面提到的抓取手段,就是直接从其他平台搬运,不仅不会注明来源,还会署上新的作者昵称,这种无视版权的“拿来主义”与盗版侵权无异。

  点评刷单造假背后,平台、入驻商家和用户间的关系相当微妙。刷点评多数时候是商家为提高知名度的私下行为,站在用户体验角度看,打击刷单很有必要。但对平台来说,虚假点评也能营造出用户活跃的假象。因此平台对入驻的商家缺少严打动力,至少在逻辑上说得通。媒体揭露出的繁荣的造假产业链间接说明,平台为了平衡,存在对注水点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能。

  当然,一些UGC(用户生产内容)属性中的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的内容数据产生,依靠人工加机器的审核力度,未必能精确地识别出造假。正因如此,《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列出了免责条款,这便是网上俗称的“避风港原则”。尽管如此,平台免责的前提是,对点评侵犯版权的事实,“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对那些显而易见的搬运扒窃友商用户评价数据的行为,平台没有理由视若无睹。

  再者,撇开搬运抄袭点评不谈,人工注水,撰写虚假点评,如果真的有心打击,电商平台上那些提供刷单服务的活跃商家,早就提供了清晰的查证线索。顺藤摸瓜,对造假的商家进行打击,技术上谈不上有多少难度。平台放任刷单江湖的存在,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利益,指着造假者充实平台的活跃度,以此在资本市场上作为融资的筹码。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消费评价本身就是平台的核心资产。不管是搬运“友商”数据,还是撰写虚假的评价内容,都起不到任何正面的示范作用。其实对平台来说,也该算长远账,如果用户以虚假的点评为指引去消费,最终的结果是被坑,那种上当受骗的落差,除了会让造假的商家信誉受损,也会引发对平台运营机制的怀疑。长此以往,迟早会毁掉平台公信力。

  此次风波揭开了在线旅游平台点评造假的冰山一角,不管怎么说,刷单刷不出行业未来,注水点评只会营造出虚假的繁荣。本着净化行业生态的考虑,此次波及的平台绝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刷单造假很难杜绝,但加大打击力度,提升造假成本,至少是将这条产业链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赵文强】

中共河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0931   冀ICP备20010739号-4   石公网安备13010402001960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