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看河北丨从单调的蓝绿灰到穿出时尚精彩
2018-11-27 18:00:38 来源:燕赵都市报
A- A+

  从臃肿的棉袄到轻盈的羽绒服,从单调的蓝、绿、灰到绚烂的多彩世界,从传统的老粗布到现代的高科技面料,经历了从最初的家庭生产、小作坊,到现在的世界第一大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的过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服装业潮流几经变革。回望40年来的服装潮流,国人当下服饰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从怕和别人不一样到怕和别人一样

  退休多年的张阿姨回想起40年前同兄弟姐妹们一起生产劳动的场景仍记忆犹新。那时,所有人衣服的主色调基本都是绿、蓝、黑、灰,颜色稍微亮丽一点儿的根本没人敢穿,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指责。而且受当时生活水平的限制,一个家庭花在着装上的开销非常有限,人们的衣着单一朴素。“当年出门穿衣服,生怕和别人不一样了引来非议,哪儿像现在的年轻人,就怕穿得和别人一样了,没个性。”张阿姨说,40年前,大家走在大街上穿得都差不多,白色衬衣配绿色裤子,每天就那么一身衣服。哪像现在,家中大衣柜里五彩缤纷,衣服多得都不知道该穿哪件,放着放着就放“旧”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啊,最尴尬的事儿恐怕就是出门和别人‘撞衫’了!”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穿衣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是为了遮体、保暖,而开始讲究个性和时髦。上世纪80年代,牛仔裤等“新时尚”开始在年轻人中风靡:“穿一条喇叭裤,戴一款蛤蟆镜,再烫上一头小卷发,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年轻人最潮的打扮了。”当年的时尚潮人韩先生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条喇叭裤时仍难掩喜悦之情,“即便这种打扮在当时还不是很普遍,但不可否认,当时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个喇叭裤的梦想。” 

  那个年代,欠她们一抹色彩

  今年65岁的赵阿姨是石家庄旗袍协会的一员,回想起40年前的自己,她仍难掩对那个年代的一丝遗憾:“40年前我25岁,正值青春年华,可当时人们思想保守且条件有限,我只有爱美之心,却没有打扮的资本,颜色稍微鲜艳点儿的衣服都不敢穿。”赵阿姨说,当年虽说自己正值青春,但记忆中最时髦、讲究的衣服也不过是一条灰色的直筒裤。当年她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裙子,但这个如今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心愿,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成为现实。

  4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穿着打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面前的赵阿姨,一身端庄大气的紫红色旗袍,配合着淡淡的妆容,典雅而高贵:“我是5年前加入的这个旗袍协会,虽然现在岁数大了,但人的精气神儿不能丢,也有人说‘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每天穿红戴绿,还化妆’,可是我觉得,是那个年代欠了我们一抹色彩。如今可以大胆地去穿着打扮了,为什么不把逝去的色彩找回来呢?”

   国际品牌带来新的经营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给服装带来的变化初现端倪。1984年,实行了30年的布票成为历史,成衣业开始阔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百货门市部买衣服穿。但当时店铺还很少,由于服装供给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国营服装厂,所谓的时髦、名牌服装只集中于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场,因此当时乡镇居民想买时尚服装只能“进城”。

  有着20多年运动服饰行业管理经验的张超峰回忆,改革开放的大潮催生了一批专门贩运服装的人——“倒爷”,他们把时髦服装从广州等大城市贩卖到全国其他地方,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以这类服装为基础的“地摊”式服装集散场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的部分知名品牌才开始进入中国,而服装的销售形式也从最原始的地摊、柜台式销售进化成专卖店和商场的专柜形式:“国际品牌入驻中国,无疑给服装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经营模式,中国品牌也开始模仿学习并成熟起来。”

  在张超峰看来,除了经营模式的改变,人们对于服装品牌的认识和服装类别的区分也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很少有品牌概念,甚至有些服装连男式女式都区分不明显。可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品牌的概念越来越强。服装在类别上的区分也更加完善,从职业女装、少淑到轻奢,从快时尚、潮品运动到休闲户外,划分得越来越精细。”张超峰认为,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加开放,如今穿衣打扮越来越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时尚买手昭示着追求自我个性的时代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服装的诉求越来越趋向凸显个性、标新立异,除了对色彩面料的要求,还要与自身气质、肤色相吻合。

  时尚达人张晶女士是一名时尚买手,也是形象设计的专家:“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风格、气质,为客户量身定制出最适合的穿衣风格。”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从事这个职业已经有近10年时间,最初人们并不认可。但近年来人们已经不再一味追求时尚,而是更追求自我风格的展示,时尚买手这一职业,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青睐。“如今,人们已经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主动去引领潮流,从当初盲目崇拜名牌到现在DIY个性服装,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张女士说,每天为不同的客户测试专属风格,再为其量身定制最适合的穿衣风格,这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美的职业,而她自身,也在这份职业中不断感受着服装对人们的影响。

  在张超峰看来,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舒适度和个性化,设计感很好又具备个性化风格的服装将受到追捧。与此同时,面料方面也将更加注重舒适度,例如曾经“退休”了的棉织衣料如今又成为最受欢迎的舒适面料,而健康、环保的材质更是未来服装发展的必然趋势。

  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

  40年大事记:1994年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其最大意义在于稳步推进公有住房的出售,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

  

 

 

 

【责任编辑:赵文强】

中共河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0931   冀ICP备20010739号-4   石公网安备13010402001960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